1、提问语言的“退位”方案―倾听婴幼儿
“退位”提问是教师提问在困难程度性、具体性和针对性方面的一种变化过程。在音乐集体教学中,教师要擅长倾听,打造倾听的环境,关注婴幼儿的表达,让婴幼儿的表达往前靠一靠,教师的语言往后退一退。比如,歌唱活动“小篱笆”,活动之前教师布置了漂亮的周末小任务,请婴幼儿们和父母一块去春游,去听听春季的声音,看看春季的景色,尝尝春季的味道……周一活动时,教师请小朋友一块儿说说春季,这个时候教师的角色就是倾听,听婴幼儿们说他??眼里的春季:“春季的太阳好温暖”“春季的风儿吹着好舒服”“春季的草儿绿绿的、花儿小小的,仿佛在害臊”……原来婴幼儿眼里的春季这般美好。教师倾听了婴幼儿的积极发言后追问:“这么美好的春季,多么期望唱出来,下面大家一块儿听这首《小篱笆》。”教师如此的提问,加上此时轻柔的音乐和婴幼儿的亲身体验,使整个活动洋溢着美好的氛围,让音乐活动体现其本身的魔力。
2、空间地方的“退位”方案―碰撞婴幼儿
在音乐集体教学中,大多数时间教师喜欢站在活动室的正中间。因此,笔者建议教师的地方“退一退”,如此可以起到意料之外的成效。比如,音乐赏析“动物狂欢节――狮王进行曲”,第一遍聆听音乐时,教师就坐在活动室的正中间,伴随音乐步伐,配上小鸟飞、小兔跳等各种动作。赏析完乐曲,教师提问婴幼儿:“在这个乐曲中,你们感觉到了什么?”婴幼儿们回答:“我感觉到了小鸟在飞”“我感觉到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们”……非常显然婴幼儿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。之后教师对该活动进行了深思,觉得教师所处的空间地方与一些暗示性动作分散了婴幼儿的注意力,无形中局限了婴幼儿的想象空间。第三拓展这个活动的时候,在聆听乐曲环节,教师改变了地方,坐在婴幼儿们后面(旁边也可以),教师闭上双眼和婴幼儿一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,当听完乐曲教师提问时,婴幼儿的回答精彩纷呈:“我感觉到了小河在欢快地流动,河马在睡觉”“我感觉到了小鸟们的吵嘴”……多么奇妙的想象,多么独特的体验!看上去简单的教师空间地方的改变,退到一个聆听者的地方,退到与婴幼儿们平等的关系,达到与婴幼儿共享开心的目的。
3、预设内容的“退位”方案―察看婴幼儿
一个有教育智慧的教师,应该是一个擅长察看婴幼儿,并能依据婴幼儿们的兴趣和喜好,准时地加以调整方案,有时可以把预设的内容往后“退一退”。比如,大班音乐赏析活动“天鹅”,预设环节是:赏析音乐―赏析古典芭蕾舞《天鹅》片段―赏析音乐―学习天鹅动作。活动时,第一遍聆听音乐后,婴幼儿们依旧沉浸在音乐中,教师并没根据原来预设让婴幼儿们立即赏析古典芭蕾,而是让婴幼儿第三倾听乐曲。之后让婴幼儿们来讨论:“在这段音乐中,你们感觉到了什么?”婴幼儿们讨论氛围很热烈:“我仿佛看到天鹅们在窃窃私语”“我感觉它们是在湖面上照镜子”“它们在清洗我们的翅膀”“天鹅们在一块翩翩起舞”……婴幼儿们讨论得非常热烈,教师顺着婴幼儿的兴趣点启发追问:“那你们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天鹅们的故事吗?”在教师的建议下,婴幼儿们依据以往的经验,比划起了各种优美的天鹅动作。活动结束,婴幼儿们对音乐有了充分的感知,对天鹅的动作有了新的“创造”后,教师才让婴幼儿们来赏析古典舞。整个活动过程,教师准时捕捉婴幼儿的开心点,调整预设内容,当令往后“退一退”,却取到了超出一般的成效。
4、活动玩具的“退位”方案―勉励婴幼儿
在音乐集体活动中,为了帮助婴幼儿理解音乐内容,教师需要出示不一样的教学玩具(如图谱、头饰、挂图、玩偶等),正确地安排玩具出示机会和顺序,激起婴幼儿的活动热情。比如,大班歌唱活动“农家乐”,教师清唱歌曲两遍后进行提问,依据婴幼儿的回答一一展示图谱,接着婴幼儿依据图谱的提示学唱歌曲,看到婴幼儿们基本能演唱之后,教师说:“目前大家来挑战一下,老师拿掉几张图谱,你们来唱怎么样?”“好!”婴幼儿们跃跃欲试,于是教师拿掉几张简单的图谱,婴幼儿再唱,以此来激起婴幼儿的有意记忆。这里教学玩具的“退”,引发了婴幼儿成长的“进”,勉励婴幼儿,让婴幼儿体验挑战成功的快乐。